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版权所有©2019
电话:028-66366532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
邮箱:xnjdtsg@swjtu.edu.cn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邮编:611756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2698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61号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作者专业:海洋地质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楼章华;金宠
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主 题:武夷成矿带 燕山期 构造环境 岩浆作用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机制
摘 要:武夷成矿带浙江段隶属于武夷成矿带的东北区,是浙江省重要成矿区域之一。该区域矿产普遍存在勘查程度高、研究程度低、突破少的现状,尤其是成矿物质来源争议大,从而制约了该区域的找矿方向。本文通过对武夷成矿带浙江段主要地层及岩体中变质岩、岩浆岩铅同位素的测量,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内典型矿床铅同位素测试数据的分析,查明了研究区成矿物质主要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在讨论区域燕山期成矿构造环境的基础上,明确了白垩纪以来,随着地层时代的变新,岩浆源区地幔组分逐渐增加的岩浆作用过程。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区进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n (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出露状况分析,并整理区域矿床及其类型的分布特征,深入研究了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各地质块体在成矿带浙江段构造演变中的构造热事件和变质变形特征,认为矿床分布与区域地层、断裂、岩体最相关。\n (2)通过对该区内22组变质基底、29组岩浆岩以及5个典型矿床矿石铅同位素数据分析表明:区内变质岩铅同位素具有明显上地壳源特征,不同时期岩浆岩铅同位素特征各有差异,但整体以上地壳源铅、造山带混合铅为主。同时研究区典型矿床的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以造山带(混合)铅为主,部分有更深源(下地壳或地幔)铅的参与。另外,矿石铅与燕山期岩浆岩铅同位素组成相近,燕山期岩浆作用可能为区域成矿主控因素,并提供最主要的成矿物质。\n (3)土壤化探异常与地层的分布表明:研究区Au、Ag、Pb、W与燕山晚期早阶段(145~115Ma)的火山-侵入作用有关,Cu、Sn、Mo与燕山晚期晚阶段(115~100Ma)的随着幔源物质增加的岩浆侵入作用有关,所以该地区成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