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版权所有©2019
电话:028-66366532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
邮箱:xnjdtsg@swjtu.edu.cn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邮编:611756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2698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61号
作者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 版 物:《工程热物理学报》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年 卷 期:2019年第40卷第4期
页 面:926-93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7[工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1[工学-工程热物理]
摘 要:利用疏水表面获得滴状冷凝进而提高冷凝器传热系数是目前冷凝器强化传热的重要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底,采用光刻技术制备了微方孔结构的梯度能表面,分析了微方孔结构梯度能表面的冷凝液滴生长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由于微方孔边长的梯度变化,冷凝液滴的填孔速率不同,从而造成表面液滴的不同形态。通过冷凝液滴的表面覆盖率特征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冷凝液滴成核能垒、成核半径在表面梯度能作用下的规律.此外,分析了孔外平面液滴合并的速度特征,发现在冷凝初期,f=0.5的表面处,液滴的表面覆盖率增长速度最快,归因于梯度张力和表面结构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