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版权所有©2019
电话:028-66366532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
邮箱:xnjdtsg@swjtu.edu.cn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邮编:611756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2698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061号
作者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出 版 物:《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36卷第2期
页 面:14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3203)~~
主 题:塑形镜 接触镜,角膜 高度近视 角膜内皮 眼轴长度 回顾性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并按要求复查12个月且资料完整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同期配戴单焦点框架眼镜并按要求随访12个月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59例118眼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所有患者等效屈光度(SE)为-6.00-9.00 D,2个组间患者和患眼基线特征均匹配。角膜塑形镜组患者按照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CFDA)的规定将角膜塑形镜最大矫正幅度设定为6.00 D,首次配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后残余的近视度数则通过白天配戴框架眼镜、夜戴角膜塑形镜的方法进一步矫正,框架眼镜组患者仅配戴框架眼镜。分别于戴镜后1周及1、3、6和12个月复查矫正眼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等,于戴镜后6个月、12个月行眼轴长度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患者戴镜后随着时间延长SE逐渐下降,UCVA逐渐增加,而框架眼镜组患者矫正后随着时间延长SE和UCVA均无明显变化。角膜塑形镜组患者戴镜后1周UCVA明显提高,SE明显下降,戴镜后1、3、6和12个月患者UCVA明显高于戴镜后1周,SE明显低于戴镜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后12个月SE较戴镜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塑形镜组患者戴镜后各时间点SE均明显低于框架眼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戴镜后12个月,框架眼镜组眼轴增长度为(0.29±0.14)mm,明显长于角膜塑形镜组的(0.08±0.12)mm;框架眼镜组SE增长(0.69t0.27)D,明显高于角膜塑形镜组的(0.19±0.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24、5.691,均P0.01)。2个组间患者戴镜后6个月及